四川该如何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第二个十年?-百家乐凯发k8

http://www.scol.com.cn(2024-1-15 8:56:06)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李媛莉
作者:李媛莉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2024年,是共建“一带一路”进入第二个十年的开局年,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5个年头,在这个节点时刻,我们可以看到,成渝地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年年攀升、境内外资金融通渠道不断通畅,那么,四川该如何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的第二个十年?川观智库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研究员,多边与区域合作研究室副主任郭晓琼。

  赶“时髦”的底色是更高质量融入

  ●第二个十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会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展开

  ●对四川而言,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既是最应该去关注、最应该去赶的“时髦”,也是优势所在

  川观智库: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入第二个十年的节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也迈入了第五个年头。四川如何研判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以推动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的建设?

  郭晓琼:第二个十年,时代的背景有变化。首先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地缘政治风险与日俱增,这种情况下,各国发展经济首要考虑的是安全。具体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少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了,贸易投资类需求受到一定影响,四川向西开放的难度有所增加。

  再者,共建“一带一路”经过十年,已经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了精耕细作的“工笔画”阶段,未来十年将开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阶段,对四川来说,就得更高质量地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可以说,前十年基础工作好做,第二个十年高质量的要求可能更难。这些变化对四川而言,一定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

  川观智库:具体的挑战和机遇是什么?

  郭晓琼:可以确定的是,新十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定会继续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展开。而大方向下会有新的具体重点:比如“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一带一路”等理念,更强调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强调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赋能。

  对四川而言,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既是最应该去关注、最应该去赶的“时髦”,也是优势所在。以走出去为例,不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正迈向工业化初级阶段,其招商引资结构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其中制造业、建筑业都是关键投资领域。四川绿色发展的理念和经验,就可以与上述领域紧密结合起来。如果是引进来,四川作为清洁能源生产和输出大省,“双碳”领域的实力更具备外资吸引力。

  也可以这样总结,过去十年四川开放的基础设施硬联通已基本形成,无论铁路、公路,还是航空以及物流枢纽,这些基础支撑已经具备。第二个十年,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应该更重视软联通。

  赶“时髦”要更加关注软联通

  ●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着手,对接规则、互认标准

  ●更大力度做好人文交流,突出四川文化及旅游优势

  川观智库:哪些内容属于软联通?

  郭晓琼:软联通要特别注重两个方面。第一是政策沟通,包括规则的对接、标准的互认等,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去达成,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或城市,去实现一城一策、一国一策。

  第二是民心相通。“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经济发展之路,更是一条文明和文化的交流互鉴之路。过去十年我们投入了更多精力实现硬联通,第二个十年,四通八达的往来通道可以更好促进人文交流,推进民心相通。

  川观智库:这些软联通和前面建议的四川赶“时髦”有关系吗?

  郭晓琼:是密切相关的。首先规则和标准的对接互认,是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时髦”产业走出去和引进来铺路搭桥,提高通关效率,消除投资壁垒,促进产品流通,是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提升的关键举措。同样的,人文交流和文化互鉴,是为了增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间的彼此了解,只有足够多的了解和认识,才能更好地接纳,更好地实现共商、共建、共享。

  川观智库:四川具体怎么去落实软联通?

  郭晓琼:具体落实软联通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率先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网络空间等新兴领域出发,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去对接规则、互认标准等。这些领域的发展没有那么多发达国家已经覆盖的国际规则,更利于我们去探索。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做好政策功课,包括尽可能彻底了解熟悉我们国家关于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用好这些政策。另外,也要了解合作国家的相关政策。比如有些国家,他们没有减排压力,那么我们怎么去跟一个没有减排压力的国家进行绿色经济合作?数字经济也是如此,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数字经济基础不一样,所以具体到合作,我们一定要通过一国一策的方式,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办法去对接。

  第二,更大力度做好人文交流。在考古合作、教育合作、文化艺术合作、旅游合作、医疗卫生合作方面,四川优势突出。譬如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熊猫外交”是非常好的路径。四川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合作点。第二个十年,四川可以聚焦人文交流,落地更多“一带一路”的品牌活动,创建属于自己文化领域的“达沃斯论坛”“博鳌论坛”等。

  赶“时髦”不能忽视硬联通

  ●中欧班列(成渝)要继续发扬规模优势和创新优势,并注意不同城市或口岸的差异化发展

  ●硬联通有着整体性思路,对外开放是一个地方从上至下全方位的联动

  川观智库:中欧班列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但作为硬通道,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部分口岸或城市拥堵,而部分口岸和城市冷清的情况,中欧班列(成渝)亦有类似情况,该如何提升完善硬联通?

  郭晓琼:有必要再强调,从硬联通到软联通的重视,绝对不是指忽略硬联通,而是一如既往地重视硬联通,同时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软联通的重视。

  回到你提的问题上,我认为关键解决恶性竞争。首先是通过体制机制的设立,推动市场经营和运行公平公正、规范、透明。我一直建议,针对中欧班列的发展,应该站在国家层面去形成合力,进行体系化的建设。中欧班列开辟亚欧陆运新通道,助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它应当是一个公共物流产品,有这样的意识,才能从整体上去提升它。再者是各口岸或城市的差异化发展,应结合地方资源的独特性来推动线路运行。口岸拥堵与“对岸城市”的基础设施、办事效率也有关,解决办法是和“对岸城市”协同推进,包括协议签订,标准对接之类,这也是未来可以努力做的事。

  川观智库:西安、武汉、郑州等城市开行的中欧班列在2023年整体表现不错,这对中欧班列(成渝)的运行来说,会不会带来压力?

  郭晓琼:西安、武汉、郑州等城市的中欧班列快速发展,并不能看做是对中欧班列(成渝)的挑战。事实上,中欧班列(成渝)开行时间最早、线路最多、覆盖面最广,是强强联合的典范。在创新运行方面,无论成都还是重庆都卓有成效,亮点频频。接下来的重点,是继续发扬规模优势和创新优势,并注意差异化走向。

  当然,好的模式是可以学习的。以武汉为例,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武汉开辟铁水联运线路,回程货物可以从武汉中转到沿海港口。铁水联运班列在武汉形成了“海—江—铁”物流闭环,甚至吸引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企业的外贸物资聚集。现在武汉中欧班列已开通“日本—武汉—欧洲/蒙古国”多式联运、“韩国—武汉—欧洲”多式联运等多条中转贸易通道。

  此外,中欧班列开行好不好,不仅是一条铁路线运行的事,实际上是城市对外开放上下贯通的事。譬如,我们看到去年西安成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年度开行量突破5000列的城市,也要看到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所以政府搭台,到企业、货物走出去,一定是向上和向下贯通的事。(川观智库研究员)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百家乐凯发k8的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凯发app官方网站的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