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ol.com.cn(2024-4-3 8:46:52) 编辑:盛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客观要求,全方位推动质量强国建设的总体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为我国以质量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战略指引。
1.质量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良好基础 质量强国建设是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过程中,实现产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良好发展基础。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提高我国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强调“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由此可见,质量是立业之本、强国之策,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必要条件。质量问题既是民生问题又是发展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牢牢抓住质量强国建设这一核心环节,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并以此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质量根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质量强国建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不断提升教育、医疗、住房等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高质量发展,能够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我国的质量事业既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又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纲要》聚焦民生福祉,将“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增加优质服务供给”作为现阶段质量强国建设的重点领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产品、服务质量问题,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与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2.以质量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党深刻认识和把握质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将质量强国建设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质量建设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贡献日益凸显,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显著增强。总体看,我国的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持续提升,质量管理和品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重大工程、重要消费品、新兴领域高技术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以质量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超大规模市场两方面的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能够从社会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有效配置资源,在抓好质量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超大规模市场中,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为各类质量创新和变革提供了丰富应用场景,能够激发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加速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 与此同时,我国在以质量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也面临新的环境和挑战。从国内看,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我国传统的依靠人口红利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亟须塑造人才红利,以人才驱动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同时,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趋势,而与国内需求潜力相适配的供给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存在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国际知名品牌不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此外,我国的区域发展质量不平衡的问题依旧存在,东部地区结构调整步伐快于西部,发展质量和效益优于西部。从国际看,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加快实现产业体系的现代化转型,是我国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也是我国构筑长期竞争优势的战略决策。然而,我国产业链整体上仍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低端,产业基础质量支撑比较薄弱,品牌美誉度有待提升。此外,面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相继提出碳中和目标,加快推进节能降碳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必须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的协同作用,为我国各行业“双碳”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3.以质量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面对多重挑战,加快以质量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统筹谋划,精准施策。 一是释放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力。为最大限度激发质量创新的活力和潜能,应协同推进质量领域的基础创新与应用开发。一方面,加强“从0到1”的质量领域原创性基础研究,聚焦高端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战略领域,加强重要零部件、关键核心技术、重大设备研发和质量攻关,夯实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加快“从1到n”的质量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全面构建政产学研用多元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生态,通过市场需求优化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创新要素有效配置,助力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进而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强大物质基础。 二是推动质量治理现代化,做好顶层设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保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质量治理现代化是质量强国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和必要条件。为全面推动质量治理现代化,应加快产品安全、产品责任、质量基础设施等领域法律法规制修订,通过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等措施,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创新质量监管工具,结合数智技术搭建质量监管云平台和大数据,推动质量治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此外,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质量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构建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质量共治格局。 三是形成区域质量协同发展格局,促进优势互补。立足质量政策,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促进区域质量发展与特色自然资源、产业基础、文化传统和区位优势等区域特征相适应,建立健全区域质量合作互助机制,实现各区域产业质量升级和效益提升。此外,应在政府引导下,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探索完善企业、政府、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区域品牌共建模式,在质量标准、商标标识、认证认可等方面加强协调,建立健全区域品牌质量标准、认证和追溯体系,从而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品牌形象,推进区域质量协调发展。 四是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坚持以人为本,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底色。为推动质量发展成果切实转化为人民生活品质和水平的提升,应聚焦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通过提质扩容促进新型消费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和迭代的消费需求。一方面,着眼于食品、药品、养老、教育等民众关切的产品和服务领域,建立健全质量分级标准规则,大力推进产品、服务的质量分级工作,在各重点行业领域树立一批产品和服务优质标杆,培育一批产品和服务品牌精品,进而带动区域、行业、企业开展对标提升行动;另一方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类消费领域融合应用,在加快传统消费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打造智能化沉浸式消费新场景新体验,通过数智技术提高供需信息匹配精准度,充分释放新型消费潜力。 五是围绕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助力减污降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将绿色发展理念、机制、实践的变革贯穿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入手,搭建全过程、全要素、全场景的绿色低碳质量发展框架。在供给层面,应围绕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和产品,建设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与标识体系,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加速企业、产业、区域绿色减排数据的互通共享,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在产业节能降碳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在需求层面,应充分发挥低碳消费行为推动供给端降碳减排的积极效应,建立健全消费端碳减排量化标准,推广碳普惠机制和平台,从而促进全民践行绿色低碳行动,形成绿色低碳新文明风尚。 (作者:刘虎沉,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