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传统”的凝聚力-百家乐凯发k8

http://www.scol.com.cn(2024-4-8 8:44:16)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崔发展 李彤
作者:崔发展 李彤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其中包括“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指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在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中,这一优秀传统转化为了党和人民的价值观念与坚定信念,在涵养中华民族气质中不断被赋予新的价值。

  国土不可分

  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涵养了党和人民重视领土主权、捍卫领土完整的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面对严峻的内外形势与深重的民族危机,党带领人民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持续奋斗,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西方势力的围堵与内部反动势力的破坏,党带领人民坚决捍卫领土完整、主权安全、国家统一与民族尊严;改革开放之后,党和人民以稳定为基础,以发展保安全,稳中求进维护祖国统一。

  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涵养了党和人民强调人民主体、国土人民并重的家国情怀。要实现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局面,就需发挥人民固本宁邦的重要作用。在大一统传统中民本基因的熏陶之下,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在维护国土完整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见解:从传统民本思想中内含的英雄史观到历史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观点转变,中国共产党指出国家前途、国土安全由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从传统“重民”思想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转变,中国共产党指出维护人民的权益是领土完整、祖国统一的根本目的;从传统“养民”观念到现代“民生”思想的转变,中国共产党指出祖国的和平统一 需寄希望于海内外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辟新境。

  国家不可乱

  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支撑起中华民族实现美美与共、维护社会稳定的历史进程。中国几千年治乱兴衰的历史构筑起持中贵和、光宅天下的历史根基,中华民族正是在这一历史根基的支撑之下,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过程中得以延续: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开始“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巩固我国社会内部的统一与和谐;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坚定“凡是妨碍稳定的就要对付”的治理决心,发展保障和谐稳定的国内社会环境与国际和平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树立“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治理目标,聚焦解决新时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民族深刻认识到社会和谐稳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国家强盛发展的基石,在大一统传统的支撑之下为维护国家安全营造和谐社会前提。

  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支撑起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在改造旧中国,建设、发展新中国的伟大征程中丰富发展了国家安全思想,推动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正确处理政治与军事、战争与和平的重大关系,主张实行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成功巩固政权安全;改革开放后,我们强调将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政治安全;新时代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要秉持共同安全理念,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全球安全提供了中国方案。

  民族不可散

  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明确了推动民族团结这一路线。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各族人民相连相交相融相聚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荡是祸。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明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主线。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坚守着万众一心、凝聚共识的民族信念,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华民族坚守万众一心、凝聚共识的民族信念,紧扣尊重包容、团结凝聚的精神纽带,在正确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各民族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经营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文明不可断

  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孕育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独立自主的精神品质,为中华文明赓续发展添砖加瓦。“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之一。“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而“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在古代中国,中华先民以包罗万象、源远流长的文明品格孕育出内容广博、意境深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进,内含于这些文化中的思想品德、精神准则逐渐内化凝结成为中国人民特有的精神内核,为推动中华文明赓续发展注入了更为独立主动的精神力量。在现代中国,中华民族以包罗万象、源远流长的文明品格为指导,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激活中华文明特有的内在生命力,“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孕育了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统筹发展的精神品质,为中华文明赓续发展增效赋能。古代中国创造的文明成果给现代中国与未来中国提出了新要求:“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特有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构建这一现代文明需系统深入地认识中华古老文明,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这就需要在吐故纳新、兼顾两全的文明品格指导之下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守正创新、统筹发展,让中华文明在新时代持续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九州共贯 多元一体

  【出处】

  九州共贯出自《汉书·王吉传》

  多元一体源于中国考古实践理论

  【释义】

  九州共贯:“九州”指代中国,“贯”内含“统一”之义,还用来指精神、传统或思想体系的贯通传承。与六合同风放在一起理解,即《春秋》所推崇的大一统,是全国各地风俗教化相同,九州方圆政令贯通划一

  多元一体:“多元”指各民族起源、发展的历史不同,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一体”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多元一体”是中国考古实践中解读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从涓涓细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的重要理论创新

  【知行】

  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百家乐凯发k8的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凯发app官方网站的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