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气候投融资体系化创新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百家乐凯发k8

http://www.scol.com.cn(2022-9-20 9:48:42)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向柳 文新茹
作者:向柳 文新茹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以清洁化兴“业”,重点投向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以绿色化建“城”,重点投向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规划、建设和运营;以生态化聚“人”,重点投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发展气候投融资应在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体制机制,尊重市场规律、培育市场主体,坚持绩效导向、规范要素流程,突出创新引领、丰富场景业态等关键环节发力,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为契机,打造气候投融资“天府范式”

  投融资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简称气候投融资)是指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我国自2020年承诺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以来,气候投融资进程加快,并已启动气候投融资试点。作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脆弱区、林草大省、能源大省和经济大省,四川亟须抓住历史性机遇,创新发展气候投融资,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级,助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紧扣时代背景谋篇

  气候投融资因应对气候变化而产生,因碳达峰碳中和而发展。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路径,也是气候投融资的两大重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投融资已走过近30年历程,我国气候投融资起步晚但发展快,蕴含巨大发展潜力。

  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断强化。近百年来,全球正经历以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绿色低碳已是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出特征,将深刻影响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截至2022年5月,全球已有127个国家提出或准备提出碳中和目标,覆盖全球经济的90%、人口的85%、碳排放的88%。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 n”政策体系,实施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和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巨大。从全球看,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资金需求高达100万亿—150万亿美元,年均3万亿—5万亿美元。如考虑适应气候变化,资金需求更大。从国内看,我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预计实现此目标的资金需求高达150万亿—300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年均投资3.75万亿—7.5万亿元人民币。从省内看,四川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绿色低碳产业培育、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资金需求较大,预计2021—2030年气候投融资规模在1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气候投融资正向效益显著。气候投融资既能推动四川经济系统逐步脱碳,也具有显著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资金投入基于自然的百家乐凯发k8的解决方案,可推动森林、草原、湿地、冻土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增强长江和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功能。资金投入能源绿色转型,可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促进优质清洁替代和消纳,将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增强能源保障能力。资金投入产业低碳升级,可激发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培育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步伐。资金投入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可丰富绿色家居、绿色办公、绿色出行供给和选择,提升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气候投融资存在巨大资金缺口。从减缓看,世界仍然朝着在21世纪末至少升温2.7℃的趋势发展。如要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温控目标,各国碳减排力度须在现有承诺基础上提升大约3—5倍。面对气候行动与目标之间的巨大差距,减缓资金问题显得尤为紧要。从适应看,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年度适应成本为70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1400亿—3000亿美元,2050年将达2800亿—5000亿美元,适应融资步伐已赶不上适应成本的增长,亟须加大公共和私人融资。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减缓和适应任务异常艰巨,资金缺口较大。四川发展气候投融资,既是自身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更好服务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重大战略举措。

  突出重点领域布局

  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系统性、广泛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因此发展气候投融资应充分考虑自然禀赋、气候风险、战略定位、发展阶段、能源结构和产业特征,统筹兼顾近期与远期、减缓与适应、发展与减排、发展与安全,把握区域特点和阶段特征,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投融资,实现气候、经济和社会效益多赢。

  坚持先立后破,以清洁化兴“业”,重点投向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发挥生态环境资源禀赋优势,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态,促进林草碳汇项目化开发、市场化交易和多样化消纳。布局建设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和储能项目,推动水风光氢储一体开发和多能互补,建设世界级优质清洁能源走廊。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加快建筑材料、钒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传统行业绿色化和数字化改造。守好“准入”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实施绿色制造示范,推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出口产业绿色供应链构建。实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建设甲烷回收利用工程。前瞻布局前沿技术创新平台,加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储备,提升产业未来低碳竞争力。

  坚持精明增长,以绿色化建“城”,重点投向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规划、建设和运营。践行城市低影响开发理念,建设公园城市、海绵城市和气候友好型城市,优化蓝绿空间布局和比例,增强城市韧性。规划建设城市通风走廊和生态廊道,构建城市绿道蓝网体系。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城市有机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推动老旧建筑延寿改造再利用,不断提升建材回收利用水平。秉持建筑全寿命周期绿色理念,推动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规模化发展,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碳建筑,提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实施“电动四川”行动,布局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网络,推动货物运输“公转水”“公转铁”和旅客运输“私转公”“油转电”,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态化聚“人”,重点投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促进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打造通勤通学、社区活动、社区商业公共服务圈,实现就近就业、就地消费,控制和减少人口潮汐式、长距离通勤。发展共享交通和智慧交通,增强公共交通通达性,营造舒适的慢行环境,提升绿色低碳出行比例和舒适度。厚植崇尚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深化生活垃圾分类,推广绿色消费和绿色采购,提升节能高效电器、新能源汽车、简约包装等绿色产品消费规模和比重。推动数字智慧赋能,推广智慧家居、在线办公、视频会议、非现金支付等新模式,构建网络搭台、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碳普惠机制。

  聚焦关键环节发力

  发展气候投融资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发展导向,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尊重市场规律,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场景业态,打造气候投融资“天府范式”,推动气候投融资行稳致远。

  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体制机制。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将气候投融资融入可再生能源发展、绿色制造、绿色建筑、轨道交通、生态建设、防灾减灾、绿色金融等规划政策体系,探索制定项目高碳负面目录和低碳正面清单,形成良好的政策和投资预期。加快构建气候投融资指导支持政策体系,整合建立目标导向型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财政金融互动力度,引入奖补、担保、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投融资模式,引导和撬动社会资金投入。以四川天府新区纳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为契机,建立“省—市—区”三级联动试点机制,推动“政策共同定、平台建新区、项目遍全川”,实现试点效益最大化。加强气候投融资监测统计,完善投融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国有企业投资和金融机构融资积极性。

  尊重市场规律,培育市场主体。优化国资国企布局,加快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和碳资产管理,支持民营企业和私人资本投入。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整合组建绿色低碳转型基金、绿色低碳产业引导基金,推动更多金融机构设立绿色和气候投融资专营机构。支持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以水权、用能权、碳普惠、林草碳汇为重点,建设西部生态产品交易中心,畅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依托市场化力量组建西部气候投融资促进中心,打造集政策宣贯、项目识别、供需撮合、风险预警、信息披露为一体的气候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搭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信息沟通渠道,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提高项目融资效率,提升辐射西部能力。

  坚持绩效导向,规范要素流程。核算环节,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项目碳排放量和减排量核算方法体系,增强碳核算的规范性。评价环节,探索制定气候投融资评价标准,科学开展项目分类分级评价。入库环节,推动区域级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建设,强化项目征集、绩效评估和多元推介能力。披露环节,建立气候投融资信息披露平台和机制,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常态化开展信息披露。围绕清洁能源开发、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绿色低碳产业培育、韧性海绵城市建设,以投资规模大、综合效益好的项目为重点,全流程全要素开展气候投融资项目示范,引导资金流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

  突出创新引领,丰富场景业态。有序开发和推广气候信贷、气候保险、气候债券等金融产品,推动优质项目发行碳中和债券,探索推广巨灾保险,丰富“电动车贷”“绿色家电贷”等惠民金融产品。创新碳金融业态,推动绿色股权投融资,用好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推广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质押贷款,降低规模化、市场化融资成本。试点建设气候友好型企业和金融机构,打造碳中和银行和网点,推动更多市场主体采纳“赤道原则”“负责任银行原则”“负责任投资原则”等国际规则。打造气候投融资高端对话交流平台,支持企业扩大“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投融资规模。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气候投融资合作,推动政策协同、标准互认和供需衔接。依托天府国际基金小镇,聚集绿色低碳发展基金,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气候基金承载区。(作者单位: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百家乐凯发k8的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凯发app官方网站的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