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家乐凯发k8

http://www.scol.com.cn(2023-11-27 9:10:15)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肖金成
作者:肖金成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县域的常住人口约为7.48亿人,这充分说明了县域经济的重要性,也表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县域经济可分为县城经济、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现实中,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域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多数也是交通枢纽。县城所处区域不同,在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城市功能等方面也会有很大不同,应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分类施策。

  都市圈、城市群内的县城作为城市网络的节点,应与群内的大中城市错位发展。都市圈、城市群内的县城一般离大城市很近,交通便捷,便于接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随着大城市要素成本的提高,产业链条向周边县城延伸,周边县城如抓住机遇,通过承接大城市的知识溢出和产业转移,就能加快发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各个县城或县级市的市区经济均比较发达。成都都市圈范围内的县城,由于交通设施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县城的区位劣势在弱化,成本优势在强化,为县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具有某种资源和交通优势的县城应实现产业多元化。有的县城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或旅游资源,有的县城交通比较发达,还有的县城位于边疆地区,负有特殊的使命和功能。中西部百强县市不少是依托矿产等资源发展起来的。这些县城应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建设高水平的产业发展平台,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和文旅产业,提高就业吸纳能力,逐步发展成为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位于边疆地区的县城应在国家支持下,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公共服务和边境贸易,不断提升人口集聚能力和守边固边能力。

  位于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城应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服务“三农”。这些县城的周边地区农村人口较多,农业发展条件好,农业种植面积大,但工业化程度低,经济基础比较弱,就业岗位比较少,应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更多吸纳县域内农业转移人口。

  位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城应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一般被划为生态功能区的县域人口数量少,但土地面积大,所在县城应因地制宜推动绿色发展,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和清洁能源,有序承接生态区超载人口转移。国家应通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制度,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保障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强化小城镇功能

  小城镇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环节,是城市之尾和农村之首。小城镇一般是建制镇政府的所在地,二、三产业与乡政府所在地相比比较发达,人口规模比较大。小城镇位于分散的乡村和高度集中的城市中间,既是周边农村的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城镇体系的基础层次,填补了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的空间断层。作为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城镇是农业、农村、农民与城市和国内外市场联系的重要中转站。面对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趋势,城镇规划要超前,城镇建设要重视,城镇管理要加强。尤其是城镇的管理体制要创新,要向开放型的现代城市转型,而不再实行农村管理体制,不能把小城镇搞成大农村。

  未来将有一大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小城镇来,这既是繁荣城镇经济扩大城镇规模的难得机遇,又有利于解决因农民支配的资源少而难以靠农业致富的问题,因此,政府应引导产业和人口到有条件的小城镇聚集,为进入城镇的农民解决好住房、子女就学和社会保障问题。推进就近城镇化而非就地城镇化。就近城镇化就是为农村居民创造到城镇就业居住的条件。要研究城镇布局和城镇发展,编制城镇规划,完善城镇的功能和基础设施,推进城镇管理体制创新。根据城镇发展的基本规律,城镇规模太小,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要素聚集能力弱,第三产业发展难,因此,应根据县域的人口和空间范围合理确定城镇的数量。城镇的规模受到所辐射范围的制约,还受到功能与基础设施完善与否的影响。

  城镇政府是国家的基层政权,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层次,具有服务农民、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的职责和使命,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针”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因此,应强化镇政府的功能,服务“三农”,并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服务带动。

  应繁荣小城镇经济,引导产业在城镇集聚。要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商贸服务业为重点,在城镇形成符合当地特点的支柱产业。除了政府要加大投入之外,应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开发。必须切实注意防止城镇建设“空心化”的现象。要以主导产业支撑城镇,以乡镇企业夯实城镇,以市场建设激活城镇,以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镇,尽快使城镇成为农村二、三产业的集中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地、农村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集散地。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到中国农业现代化、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的国之大者,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县域经济的重点任务,同时应将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设施农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立足现实,也要按照农业、农村发展的趋势,着眼长远。要重视基本农田建设,改善农田水利灌溉条件,修复年久失修的水利工程,做到旱能浇涝能排,确保粮食增产稳产。

  三产要融合发展。三产融合发展即建立新型农工商联合体,农产品销售商、农产品加工者与农产品生产者分享收益,或者是农产品生产者通过订单生产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或者深加工后进入市场,或者由农产品销售者与农民或农业合作社合作,将大量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和加工,打通城市资本流向农业农村的通道,并与农民或农业合作社分享收益,防止农产品销售形成垄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电子商务,把优质特色农产品以合理的价格销售出去,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城乡融合发展是以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为重点,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需要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克服农村体制的封闭性,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土地产权一体化、规划建设一体化、交通设施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甚至是根本途径。县城和小城镇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载体,某种程度上小城镇距离农村更近,距离农民更近,因此,应将小城镇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突破口。

  (作者系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百家乐凯发k8的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凯发app官方网站的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