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时代之问 服务“国之大者”-百家乐凯发k8

http://www.scol.com.cn(2023-12-21 9:10:54)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
作者: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回顾与展望

  作者: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课题组

  编者按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发表系列重要论述,指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茁壮成长。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概念首次出现在党中央重要文件中。迄今为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本期推出研究报告,回顾过往、总结经验,为智库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着眼改革发展聚智聚力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步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持续深入,众多智库机构积极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功能,为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提供了切实支撑,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然而,智库自身建设与作用发挥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

  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已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亟待发挥优势、补足短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挥更大作用。

  稳健成长:走过蓬勃发展的十年

  十年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此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会议时强调,要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在2016年5月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在理论层面上明晰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性质、定位和任务,从实践角度上明确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根本遵循。

  十年来,全国上下、社会各界深刻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智库建设,纷纷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出台文件、作出安排。据课题组统计,教育部、民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委办局相继印发了关于智库建设的文件;全国范围内至少已形成56份有关智库建设的省级政策文件,大部分省区市已建成高端或重点智库体系。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蓬勃发展,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日趋形成。尤其是,国家、部委、地方均集聚优势资源着力建设了一批高端或重点智库,“领雁效应”逐渐凸显。

  一是国家高端智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15年12月1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会议召开,25家智库被列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目前,已发展至29家,贡献了一大批高水平智库成果。如在“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前期研究中,国家高端智库等60多家研究机构和有关部门积极作为,高质量完成中央财办、国家发改委委托的37个重大课题,形成130多份研究报告,为推动“十四五”规划制定与实施发挥了重要辅助作用。

  二是部委办局智库决策咨询效能显著。据不完全统计,当前至少有44家部委办局内设了60家研究机构,既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也承担主管部门下达的重点课题研究任务,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公益性研究以及技术咨询和服务工作。当前,我国部委办局智库凝练特色优势,涵盖公共政策、宏观经济、科技发展等30余个重点研究领域,产出了诸多专业性强、代表性强的“拳头产品”。

  三是省级重点智库成为地方决策咨询主力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5个省区市形成了结构合理、优势集聚、功能齐全的省级重点智库方阵,其中江苏、福建、广西、云南等省区的重点智库数量已达30家及以上;已有至少10个省区市建立起科技创新智库、社会智库等行业智库和特色智库体系,如湖北省审计厅2021年印发文件建设“审计智库”,重点聚焦12大行业领域开展智库研究,河北省科技厅2023年确定了20家河北省科技创新智库,等等。

  十年来,在高端智库、重点智库引领下,全国新型智库数量逐渐增多,议题设置广泛,研究领域覆盖中国式现代化各个方面。仅以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为例,截至2023年12月,ctti来源智库数量已达988家。从地域分布来看,覆盖我国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从政策研究领域来看,覆盖40个研究领域,其中“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科技政策”为来源智库关注最为集中的三大领域,分别有147家、110家、84家来源智库致力于相关研究。

  成绩显现:新型智库功能逐步发挥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承担着多方面重要功能。

  在咨政建言方面,各类智库始终围绕大局、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十年来,各级各类智库高度聚焦全球治理、科技创新、党的建设、金融安全、教育强国等重要问题,充分发挥自身智力优势,将理论、政策与现实相结合,深入调研、客观分析、建言献策。据ctti统计数据,十年来我国智库机构的内参报送总量不断增长,其中相当比例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与此同时,智库专家还通过广泛参与政府部门座谈会、政策评估会,参加政策文件起草、公开解读政策文件等形式,开拓咨政建言新渠道。

  在理论创新方面,各类智库始终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与阐释。广大新型智库致力于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大众化传播。一大批智库专家主动作为,以学术创新支撑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研究,深化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研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研究,深化中华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研究,深刻解读中国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推动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在舆论引导方面,各类智库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唱响时代主旋律。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既给我国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也带来严峻风险和新的挑战。各类智库迎难而上,充分发挥专业性、学术性、理论性优势,紧跟前沿动态,不断求解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发挥了独特的社会舆论引导作用。许多智库通过举办或参与专题论坛、撰写署名文章、接受媒体访谈、办好自媒体平台等方式积极发声,在驳斥西方炮制的中国经济崩溃论、中国经济见顶论,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稳预期、强信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公共外交方面,各类智库“走出去”“请进来”,活跃于国际舞台,积极搭建国与国之间民心相通的桥梁。近年来,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在此形势下,各类智库机构日渐走上国际舞台,深度参与外交活动,踊跃发出中国声音,积极引导国际舆论,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政策互通、理念传播、民意通达,成为我国民间外交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许多智库,尤其是国家高端智库、国际关系领域专业智库等,充分发挥二轨外交优势,建构新的国际叙事体系,着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展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理论和话语优势,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所信任、所倚重的重要力量。

  此外,新型智库还进一步拓展出储才育才、政策教育、第三方评估、数据储备、社会监督等诸多新功能。

  影响深远:优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新型智库以服务“国之大者”为致思取向和行动标准,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促进学术界尤其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持续改进科研方法、强化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对接,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遵循问题导向,强化实践意识。十年来,新型智库在各自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形成了强调实践意识与问题导向、注重战略性与应用性的鲜明特色。例如,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聚焦科技前沿,结合我国实际精准研判,努力提供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战略与政策思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围绕国家财政中心工作,开展财经理论和政策研究,破解财政政策难题;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智库走出“象牙塔”,进工厂、下农村、蹲基层,搜集信息、凝练问题、谋划方案,成为党委政府的好参谋、好帮手。

  坚持调查研究,注重科学方法。传统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加关注理论逻辑,而智库建设更为注重“知行合一”,致力于提出切实可行、靠谱管用的政策实施路径,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型智库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以嵌入政策过程,收集数据—揭示信息—综合研判—形成方案为代表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方法,为加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强化实证色彩,反哺学科发展。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高校智库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政策研究融入学术研究中,有效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相结合,为学科发展提供了丰富实例和实证数据。在第五轮学科评估方案中,“社会服务贡献”作为学科服务国家、区域的定性评价指标,对高校一流学科评估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激发了高校建设智库的热情。

  促进学科融合,推动人才培养。智库培养的优秀人才,多具有学科融合、知识复合的能力素质结构。高校智库依托所在高校,在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方面优势显著。据ctti数据统计,在来源智库收录的18733名专家学者中,10898名拥有博士学位,2056名拥有硕士学位。例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培养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为目的,以经济学硕士和博士项目为载体,基本形成了政、商、学三大教学体系,源源不断地培养具备复合能力的高水平智库人才,为我国人才队伍整体水平提升作出了独到贡献。

  未来趋势:进入专家和数据“双轮驱动”新时期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循数增智”已成为智库发展的一大新趋势。综合研判,我国智库正进入专家和数据“双轮驱动”的新时期。

  柔性研究网络加快构建,人文社科基础日益丰实。在新型智库成长过程中,智库专家始终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智库发展的内驱力之源。现阶段,很多新型智库已形成“小核心 大外围”的团队结构,具有基础稳定、资源丰富、组织灵活等优势。同时,智库团队中专家兼职现象普遍。以ctti系统中收录的专家数据为样本,全职兼职专家比例约为1比2。今后,各级各类新型智库应当继续守住优秀人才这个根本,持续壮大并优化专家资源,实质性提升智库自身的咨政建言等核心能力。

  数据驱动模式逐步形成,循证研究能力显著提升。当前,智库机构中数字化管理平台、模型工具、各类数据库的建设逐渐成为常态,为智库研究提供了数据积累,极大拓宽了智库研究的信息来源空间,丰富了智库研究的智能技术手段。以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为例,该智库高度重视构建智慧平台,综合打造了4个软科学实验室,并配套自主建设了20余个数据库群及经济分析预测模型,为数据驱动循证决策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各级各类新型智库应努力成为“数据驱动型智库”,借助深度学习、数据挖掘等新兴技术,更加高效科学地处理分析各类数据信息,强化决策支撑能力。

  《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智库”。当前看来,我国智库距此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在体制机制创新、咨政研究能力、舆论引导效果等方面均存在待解难题。未来,广大新型智库须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以高规格的决策服务、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高质量的复合人才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课题组 执笔:卢柯全、陈霏、葛子豪、丁怡、魏弋、吕春、李刚)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百家乐凯发k8的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凯发app官方网站的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