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位于眉山经济开发区新区的四川富生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内,总经理助理蔡小平正在梳理3天前收到的简历,一边看一边叹气。“眼看两条新的生产线就要上马,150个普工却还没到位。”(1月31日,四川在线)
无独有偶,近日有媒体报道,川内的成阿工业园,随着新项目的不断投产,用人缺口在3万左右。这说明用工难不只是某一企业的难题,在其他企业,特别是民营、私营企业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春节前后这样的求职空档期,用工难成为了企业老板棘手的问题。
企业用工难,首先让人想到的是不是存在供小于求。但事实并非如此,据媒体消息,2019年我国的就业总量压力不减,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仍然保持在1500万人以上,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数量达834万人,再创新高。由此可看到就业也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既然一边是大量的企业急需用工,一边又是大量的人员急需就业,为何还会出现企业用工难呢?
究其原因看,首先是供求双方观念出现了对接偏差。不妨回过头看,有相当部分企业在招工时,哪怕就是技术含量较低的普工岗位,对年龄、学历、专业、性别等要求可谓也是就高不就低,让一些真正愿意从事普工岗位的求职者望而生畏,而真正满足条件的求职者入职后却顿感失落。其次是由于相当部分的民营和私营企业工作环境、作息时间、工作强度、请休假等与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较大差别,一些年轻人宁可去过独木桥报考公务员,也不愿到企业就职,更不要说就职企业普工岗位。当然这其中有的认为企业收入不稳定,而有的认为到企业做普工少了体面。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兴国之基。一个国家要强大,一个地方要发展,都少不了以企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企业发展除了需要强大的财力物力外,还需要人力资源作支撑,其中既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端技术人才,也需要扎根生产岗位的普通技术工人。因此,用工难是企业发展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无论是用工者还是求职者都应切实转变观念,在用工或求职的过程中少一些不切实际的噱头,用工者应放下架子、多重实效,求职者应放下面子、多重里子,共同营造用工双方平等的氛围。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劳动者老龄化也逐渐显现,作为企业的一些普通工作岗位,更或是一些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不妨放宽用工年龄、学历、性别等条件限制,进一步拓宽用工渠道。其次,企业作为用工主体,应提升见招拆招本领,探索改革企业用工制度,搭建股份合作式的用工平台,变聘用制为合作制,既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又增强职工积极性。再次,企业作为用工的主要受益者,应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待遇、提升企业形象等,不断增强自身的用工竞争力,以此增强对求职者乃至企业所需人才的吸引力,达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目的。(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