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为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亮出新的“高分卷”-百家乐凯发k8

http://www.scol.com.cn(2024-2-7 10:20:5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林伟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没有耕地安全,就没有粮食安全。如何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日前公布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

  耕地寸土寸金,关乎国计、承载民生。对于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任何时候“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都是最硬的道理。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解决好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耕地红线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大家立了军令状,必须做到,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世情国情农情的深刻洞察,为加强耕地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遵循。

  要深刻认识耕地保护红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突破的底线。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把“谁来养活中国”的问号远远抛在身后,值得我们自豪,但不值得骄傲。因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任重道远。”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绝不能有半点闪失。只有守住今天的耕地,才能端稳明天的饭碗。奋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尊重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久久为功,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好耕地这一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要深刻认识“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而且是质量上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优质耕地的需求逐渐加大。近年来,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至2023年,全国耕地总量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这是对耕地保护认识不断深化的智慧结晶。而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则是提升质量和提高单产的基础。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了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已经逐级分解下达到各地。当前,重中之重是抓好落地落实,在严守耕地总量的同时,切实提升耕地质量。

  要深刻认识耕地保护必须坚持“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的发展走向。新的年度,要统筹考虑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障、农民增收的关系,既要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严起来”的总基调,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又要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守稳守牢耕地面积、持续提高耕地质量,切实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更要向撂荒地、盐碱地要产量,坚持宜粮则粮、宜经济作物则经济作物,让更多闲置土地“活起来”,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推动粮食产量、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把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端牢中国饭碗这道战略考题,答出新的精彩、亮出新的“高分卷”。(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编辑:盛飞
校对:朱秋敏
责编:邓强
审核:赖永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百家乐凯发k8的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凯发app官方网站的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