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百家乐凯发k8

http://www.scol.com.cn(2022-4-2 14:14:1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吴海霞
作者:吴海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文章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要牢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守好耕地红线的“命根子”,装上种业振兴的“中国芯”,撑好种粮群众的“保护伞”,不断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守好耕地红线的“命根子”。“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生产,就是保护老百姓的饭碗。近年来,我国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为我们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因此要强化耕地保护意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大盐碱地综合利用力度,通过土壤改良、培肥地力、耕地修复等,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努力做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装上种业振兴的“中国芯”。民以食为天,粮以种为先。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关系着“中国饭碗”的安全。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正视差距,弥补短板,通过科技创新、选育优良品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措施,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为种业装上更多自主可控的“中国芯”,从源头上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一粒小小的种子,凝聚了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多种前沿科技,必须加强种质资源鉴定挖掘、开发利用,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瞄准国际先进技术,运用分子育种技术进行鉴定选择、编辑改良,下好种业发展先手棋。要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快推进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不断实现从0到1的突破,为我国粮食安全筑牢种业基石。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做好应用性研究和商业化运作,实现种业科研、生产、推广的强强联合,让实验室里的“金种子”成为广袤田野的“金果子”。

  撑好种粮群众的“保护伞”。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让农民种粮有钱挣,国家粮食安全才能有保障。因此,保障粮食安全,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收益。从2004年开始,国家给种粮农民发放粮食补贴,不仅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更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春耕时节,中央财政下达资金200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稳定了农民种粮信心,激发了粮食生产内生动力。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粮食生产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双重影响,存在一定风险和不稳定性。因此,必须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让种粮农民有安全感、有钱挣,尽可能多得利。要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范围,使种粮农民摆脱“靠天吃饭”“看市场脸色”的束缚,让农民吃下“定心丸”,为粮食生产注入“强心剂”。(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百家乐凯发k8的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凯发app官方网站的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